2
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网民举报庙会期间商户用消防水煮食物 主办单位回应:不属实,已报警_大皖新闻 | 安徽网
大皖新闻讯 近日,有网民在短视频平台持续发布视频举报苏州石湖景区新春庙会期间,有商户使用消防用水、园区湖水等水源煮制食物对外售卖。2月7日上午,庙会主办单位苏州...
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香蕉体育世界杯 > 新闻动态 > 成都和苏州谁潜力大?成都有59所高校和61家三甲医院,苏州呢?_人口_收入_工业
成都和苏州谁潜力大?成都有59所高校和61家三甲医院,苏州呢?_人口_收入_工业 发布日期:2025-06-25 21:16    点击次数:122

成都,以 2147.4 万常住人口、2.35 万亿 GDP 的体量,稳坐西部内陆开放高地。

苏州,凭 1298.7 万人口、2.67 万亿 GDP 和全球第五大内河港口,成为长三角制造强市。

两座城市,一个是西部国家中心城市与消费枢纽,一个是国际工业名城与开放门户。它们的综合实力,究竟谁能更胜一筹?

一、人口

成都2024 年常住人口 2147.4 万,城镇化率 80.8%,市区人口超 1700 万。作为西部唯一的国家中心城市,成都通过成渝双城经济圈政策红利,吸引全国高素质人才落户,2024 年人口净流入 18 万人,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差距缩小至 3.2 个百分点,人口质量快速提升。

苏州常住人口 1298.7 万,城镇化率 81.3%,市区人口占比超 77%。苏州依托长三角一体化政策和电子信息、装备制造等高端产业,吸引技能型劳动力持续流入,2024 年人口净流入 4.74 万人,人口结构以高技能人才为主,为产业升级提供强劲动力。

展开剩余86%

不难看出,成都胜在人口总量与区域辐射力,苏州以更高城镇化率和人口质量领先。

二、民富指标

成都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8120 元(+4.9%),城镇居民 63264 元(+4.7%),农村居民 28521 元(+6.5%),城乡收入比 2.22:1。居民消费支出以基础生活为主,人均存款余额约 6.5 万元(估算值)。

苏州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7524 元(+4.7%),城镇居民 86640 元(+4.4%),农村居民 48946 元(+5.5%),城乡收入比 1.77:1。人均消费支出 5.8 万元(城镇),居民储蓄和投资能力更强,人均存款余额达 17.02 万元。

客观说,苏州人均收入与消费能力碾压成都,成都农村收入增速更快。

三、金融财政

成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244.8 亿元(+4.1%),税收收入 1752.3 亿元(+3.5%)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.03 万亿元(+3.3%)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 6.8 万亿元(+5.8%),财政自给率不足 50%。

苏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320.2 亿元(+3.8%),税收收入 1687.5 亿元(+2.1%)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.00 万亿元(+4.8%)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5.42 万亿元(+1.1%),市场主体达 290 万户,财政实力与市场活力均占优。

对比显示,苏州财政质量与市场活力领先,成都金融存款规模更大。

四、内外贸易

成都进出口总额 8390.0 亿元(+12.1%),其中对 “一带一路” 沿线国家出口占比超 60%,跨境电商增速达 25%。中欧班列开行量连续五年居全国前列,2024 年货运量突破 50 万标箱,成为内陆开放核心通道。

苏州进出口总额 26193.1 亿元(+6.8%),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 2645 万标箱,全球排名第六。国际航线覆盖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,港口经济规模达 3500 亿元,外贸依存度超 70%。

不难看出,苏州外贸规模与港口能级绝对领先,成都内陆开放潜力突出。

五、工业实力

成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4.8%,汽车产业产值突破 5000 亿元(新能源占比超 39.5%),电子信息产业产值 1.2 万亿元。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 40%,专精特新 “小巨人” 企业超 400 家。

苏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9.2%,工业总产值 4.68 万亿元,电子信息产业产值 1.43 万亿元(+9.2%)。新能源汽车、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,对 GDP 贡献率超 60%。

对比显示,苏州工业增速与新兴产业爆发力更强,成都工业转型成效显著。

六、文体旅游

成都国家一级博物馆7家,国家级非遗25项(川剧、蜀锦等),5A 级景区3家,2024 年旅游收入超3700亿元。依托 “网红城市” 标签与红色文化,文旅融合创新全国领先。

苏州国家一级博物馆4家,国家级非遗33项(昆曲、苏绣等),5A 级景区6家,2024 年旅游收入 2041.1 亿元。作为江南文化代表,园林艺术与水乡风情影响力突出。

对比显示,成都旅游收入与国际影响力领先,苏州文旅底蕴与精致度更具特色。

七、医疗教育

成都三甲医院 61 家,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综合排名全国前列;高校59所(含四川大学、电子科技大学等 8 所 “双一流” 建设高校),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3.7%,技术合同成交额超 3000 亿元。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覆盖心血管、肿瘤等领域。

苏州三甲医院16家(含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),高校25所(含苏州大学 “双一流” 建设高校),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3.2%,专利授权量 12.5 万件。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覆盖心血管、肿瘤等领域。

客观说,成都医疗教育资源总量占优,苏州医疗教育精细化水平领先。

八、城建交通

成都建成区面积 1550 平方公里,地铁运营里程 672.9 公里(16 条线路),高铁通车里程 1500 公里,双流 + 天府双 4F 机场年旅客吞吐量 8733.6 万人次,国际航线覆盖 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
苏州建成区面积 1350 平方公里,地铁运营里程 350 公里(9 条线路),高铁通车里程 1200 公里,邻近的无锡硕放机场年旅客吞吐量 1000 万人次。作为长三角交通枢纽,“米” 字形高铁网加速成型。

不难看出,成都航空枢纽与地铁里程碾压苏州,苏州高铁网络与区域协同优势显著。

九、生产总值

成都2024 年 GDP 总量 23511.3 亿元,同比增长 5.7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 540.1 亿元(+1.9%),第二产业增加值 6752.9 亿元(+5.4%),第三产业增加值 16218.3 亿元(+6.0%),人均 GDP 约 10.98 万元。新能源汽车产业带动工业增长 4.8%。

苏州GDP 总量 26727.0 亿元,同比增长 6.0%,人均 GDP 达 20.6 万元。第二产业占比 46.8%,电子信息产业增速 9.2%,成为经济核心驱动力。

对比显示,苏州 GDP 总量与人均水平双领先,成都第三产业规模优势显著。

高光时刻总结

成都全胜领域:人口总量、医疗教育资源、城建交通规模、文体旅游收入、内陆开放能级。

苏州全胜领域:GDP 总量、人均 GDP、工业增速、外贸规模、民富指标、财政活力。

平局领域:城镇化率(苏州基数高,成都提升快)、人口流动(苏州吸引长三角,成都辐射西部)。

这一轮,苏州以 6:4 略胜成都,但成都的西部枢纽地位、消费市场规模与文旅创新力仍不可替代。

苏州凭借工业底蕴与长三角协同优势,正巩固全球制造业高地;成都则需在高端制造、新能源等领域突破,强化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力。

两座城市在不同赛道上各领风骚,共同书写中国城市发展的多元篇章!

(部分数据由于统计口径不同有所差异,以官方公告为准,数据收集不易,求

发布于:江苏省